人民热评:“鼻吸能量棒”侵入中小学?铲除孩子身边危险的诱惑 

发布时间:2024-04-27 22:28:45 来源: sp20240427

      “上学前吸一口,下课后吸一口”,据媒体报道,一种名为“鼻吸能量棒”的东西在学生中流行开来。从网友反馈看,目前这种“鼻吸能量棒”已在多地学生群体中出现。

      实际上,“鼻吸能量棒”引起公众关注纯属“意外”:近期,天津两名小学生带着“鼻吸能量棒”来到超市,要求老板进货,并称这种东西“倍儿上瘾”,还有薄荷、西瓜等多种口味。事情被报道后,引发大众的关注。

      什么东西能让孩子感觉“倍儿上瘾”,甚至跑到超市“点名”要求老板进货?从商家宣传看,“鼻吸能量棒”主要由薄荷脑、冰片、植物精油等成分构成,气味多样。从销售渠道看,电商平台上有不少商家在售卖“鼻吸能量棒”,价格多在几元至几十元之间,部分产品月销量已达上千件;与此同时,一些线下超市也在出售此类商品。

      尽管“鼻吸能量棒”并未检测出违法违禁成分,但绝不意味着它就是安全的:一方面,“鼻吸能量棒”中的樟脑和薄荷虽然是天然成分,但长期或大量吸入会导致神经系统损伤、肝脏损伤、呼吸困难、恶心呕吐等;另一方面,往鼻孔里塞东西不仅不卫生,而且会破坏鼻粘膜;更重要的是,“鼻吸上瘾”本身就是一个危险动作。诚如禁毒部门所提示:“鼻吸上瘾”这个动作,一定程度上可能会降低他们对毒品的防范心理,使他们更易落入涉毒陷阱。

      “鼻吸能量棒”,这类小商品看似“人畜无害”,实则潜藏着巨大的安全隐患。其中隐患,不仅在于直接给孩子造成伤害,更在于对孩子形成不良暗示,并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的行为和判断。这绝非“危言耸听”。未成年人特别是小学生,他们的判断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较弱,因此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,稍有不慎就可能酿成悲剧。

      相比起普通的危险玩具,“鼻吸能量棒”尤需警惕:其既不是玩具,也不属于食品或药品,到底应该遵循什么样的技术规范,又该如何对此进行监管?“鼻吸能量棒”毫无疑问是克隆了“鼻通”的创意,但“鼻通”本质上是一种吸入式药物,因此必须接受相关行业监管。而“鼻吸能量棒”当下仍处于野蛮生长的阶段,价格参差不齐、配方五花八门,即使不谈“鼻吸上瘾”的危险动作,缺乏准确定义和有效管理的“鼻吸能量棒”,本身就充满了危险性与不可预知性。这样的产品充斥儿童市场,怎能不让广大家长心生疑惧?

      学校周边的小商店和小超市,往往是孩子们心目中的“乐土”。在给孩子带来便利的同时,亦应看到,包括萝卜刀和“鼻吸能量棒”在内的各种商品,也是在小商店和小超市完成了对孩子的“种草”,并在此基础上蔓延开来。从保护孩子身心健康的角度出发,学校和家庭有必要重视安全教育工作,引导孩子远离来路不明的各类小商品。

(责编:赵春晓、曲源)